搓泥就等于产品垃圾?别扔都给我用

2024-06-17 14:10:37

原标题:搓泥=产品垃圾?别扔!给我用!

哈喽,宝贝们!今天是你们的护肤小编!

前段时间小编在办公室做了个小调查—“你最不能忍受护肤品使用感的哪一项?”

办公室集美们的回答也是各不相同。有的最不能接受香味奇怪(难闻)、有的是用起来黏腻(推不开、很黏),不好吸收、质地太厚也纷纷上榜。

不过小编看了一圈,发现“用起来搓泥”这项,遥遥领先其他选项,甚至有点C位(第一名)出道的劲头?!

所以,这不,主题来了!今天来聊聊搓泥咋样?

咱们经常说的“搓泥”到底是个啥?

来,集美我带你们回忆下!有没有护肤品用着用着,突然搓出了白色的絮状、条状物?或者,涂个防晒霜,出现一粒一粒的白色颗粒?又或者,刚上完的底妆,轻轻一抹,出现了屑屑!

我们用的护肤品虽然各不相同,但我们搓的泥一定大同小异。

总结起来,搓泥其实就是咱们使用护肤品或者化妆品时,脸上搓出来的条状物,不同于洗澡时搓出来的死皮和油脂、灰尘,脸上搓出来的“泥”其实是一种絮凝沉淀。

是我买到假货了吗?

其实吧,搓泥这件事还真不能全甩锅产品,而且它和你自身皮肤的关系也不是特别大。

不考虑买到假货这个因素,即使你用的是正品,搓泥的可能性也是极大的。不是说产品不好,而是因为要满足一定的护肤、使用需求,不可避免的就会添加一些容易引起搓泥的成分。

增稠剂是啥?顾名思义,它是让产品质地变得更加粘稠的一种成分。

其中最常见的增稠剂就是卡波姆了,说来也挺委屈。

如果是正常的用量,它会安安静静的待在你的脸上。然而一旦过量或者碰到不和的成分(后面会说具体是谁),就开始疯狂造作(搓泥)。

防晒霜里面起到防晒作用的是氧化锌和二氧化钛这类固体粉类。然而一旦你涂抹方式不对或者之前使用过含高浓度增稠剂的护肤品,就很容易出现分布不均匀导致的搓泥。(粉底液也是这么个道理!)

除了上面两类,咱们的补水小能手透明质酸其实也是一名隐形的“搓泥杀手”呐!

透明质酸是通过吸取环境中的水分成膜来给皮肤有效保湿的,但是!当它们缺少水分无法成膜或者碰到含“粉”高的产品时,“两看相厌”,极易搓泥!

所以,别再相信化妆前敷片面膜底妆更服帖这种鬼话了好嘛?!它只会让你搓泥到怀疑人生!

细心的集美应该也发现了,上面这些容易搓泥的成分,当它们“一个人”时大多是安然无恙的,然而一旦碰到“不顺眼”的成分,就会开始疯狂打架(搓泥)。

这一类通常出现在护肤品的叠加使用上。

增稠剂咱们上面说过,阳离子表活是啥?简单来说,是一种增加皮肤柔软、顺滑触感的成分,它也是很多护肤品的爱用成分之一。

当卡波姆遇到阳离子表活时,搓泥一抓一个准,大概率会发生絮凝沉淀,也就是我们说的搓泥了。

这个往往是因为保湿产品使用后,没等它吸收就直接拿防晒/粉底液往脸上怼导致的。

原理大家可以参考小时候玩沙子,水一浇,原本松软的沙子,就变成一坨一坨的。

前面也有说到,搓泥其实和我们自身的皮肤状态关系不是特别大。只有当我们的皮肤处于极度干燥或者废旧角质层非常非常厚时,才可能出现因为吸收不了护肤品而导致的搓泥现象。

所以,这个时候你可别再管什么搓不搓泥了,补水和清洁才是重点啊!!!

另外还有一点,因为我们的脸蛋是偏酸性的环境,在PH大于4时,也很容易出现搓泥的现象哦。

相比搓泥的原因,我知道大家更关注如何才能不搓泥吧!不过,前面听狗砸说了那么多,集美应该也感受到了搓泥的原因那么多,想完全避免搓泥,基本是不可能的。

所以,如何减少搓泥的出现,下面的内容,大家可以拿出小本子记一记啦~

结合形成原因来看,搓泥大多是因为成分打架导致的,如果不肉疼,你可以给它们重新“配个对”,尽量使用配套的护肤品,同个品牌的产品,一般不太容易出现“成分打架”。

如果肉疼,又不知道是谁和谁反应导致的搓泥,你可以根据使用习惯(水、乳、精华、面霜等),去掉最便宜的或者用着最不舒服的一个产品。像排雷一样,总能找到最合适的组合~

本身就很容易搓泥的产品,比如防晒霜、粉底液这类,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上妆手法不对导致的搓泥。

比如防晒霜吧,物理防晒在涂抹时,先点涂上脸,再用中指和无名指类似“刷墙”的方法顺着一个方向均匀平铺涂。

等个10分钟左右,它就能自行干爽成膜了,如果是打圈按摩、拍打就超容易搓泥!

还有一定要等妆前的保湿产品被吸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上妆呀!

如果上面两种方法都做到后,还是出现搓泥现象,集美们可以试着减低脸上的PH值。

一是尽量不用皂基类洁面,二来可以妆前用偏酸性的化妆水。大环境稳了,搓泥的概率也就低了。

今天的护肤小课堂,大家都听懂了吗?没听懂的,建议多次、反复翻看吼!

还有,因为容易搓泥的组合产品太多了,而且每个人的肤质不同。所以我就没列具体的产品,想知道自己的护肤品会不会搓泥,可以用APP查下成分,如果里面有易搓泥、易打架的成分,多半,就会翻车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