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一则报道,有一婴儿患上“小头症”,身子在长,但是头不会变,这就会导致婴儿脑部发育,随着年龄的增长,最终会导致其不能自理。这种病情就是由寨卡病毒导致,我们来了解输入性寨卡病毒是什么? 寨卡病毒主要经蚊虫叮咬传播。但最近证实,也可经血液和性接触传播。至于输入性病例,是指该病例在外地受到感染后,经旅行到了另地发病,对于发病地而言,该病例即为输入性病例。比如前不久我国江西发生的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患者,就是因为在外国感染寨卡病毒后回到江西而发病。 寨卡病毒病主要在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流行。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人体中分离到该病毒。此后,多个国家有散发病例报道。2007年,首次在西太平洋国家密克罗尼西亚的雅普岛暴发寨卡病毒疫情。截至2016年1月,至少在非洲、亚洲、美洲的45个国家有寨卡病毒传播的证据,以巴西疫情最为严重。 曾感染过寨卡病毒的人可能对再次感染具有免疫力。目前已知悉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可能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甚至胎儿死亡。 “小头症”是一种脑神经失调病症,患者脑部发育不全,终身不能自理生活。根据研究,一名“小头症”患儿,她的头颅周长只有29厘米,比同龄人少3厘米。巴西科学家在解剖一个小头症女婴后发现Zika病毒,另外两名怀有小头症婴儿孕妇的羊水中同样发现Zika病毒。 2016年2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召开紧急委员会会议,就寨卡病毒问题进行了讨论。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宣布,将在巴西密集出现的新生儿小头症病例和其他神经系统病变列入“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这些病例“尽管还没有得到科学证实,但孕期寨卡病毒感染与小头症存在高度可疑的因果关系”。这标志着世界各国与寨卡病毒的斗争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2016年3月6日,巴西的一项新研究证实,寨卡病毒确实具有攻击人脑重要神经细胞的能力。这为确认寨卡病毒与新生儿小头症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新证据。 |